• 07-25 2025
    后台管理员
    近年来,陕西省在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领域积极探索,形成了院校合作、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结合的特色案例,推动传统中医诊疗模式的智能化升级。以下结合具体实践场景,从学术交流、技术应用场景两方面梳理典型案例。 一、院校合作推动AI中医人才培养与学术探索 陕西中医药大学与问止中医的AI中医职业规划交流 2025年5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邀请问止中医医疗部负责人开展专题讲座,围绕“AI时代中医学子职业规划”主题,详细阐述AI在中医辅助辨证、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构建等场景的应用,为师生提供AI技术与中医诊疗结合的实践思路。此次交流促进了院校与企业在AI中医人才培养方向的合作探索,为陕西省中医AI技术落地储备人才基础。   二、中医AI技术核心应用场景案例 1. 中医临床诊疗辅助 智能辨证与处方推荐 依托AI技术采集中医临床四诊数据(望、闻、问、切),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辨证模型,针对患者症状、诊断及病史生成个性化诊疗建议。例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病历文本,结合中医理论数据库辅助医生快速定位证型,提升诊疗效率...
  • 07-24 2025
    后台管理员
    AI中医机器人培训效果评估需结合中医教育规律与AI技术特性,从理论掌握、技能应用、临床转化等多维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以确保培训质量与技术落地成效。以下从评估维度、实施方法及典型案例展开分析。   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知识掌握度评估:通过AI中医机器人内置的中医经典知识库(如《伤寒论》《黄帝内经》条文检索系统),对学员的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中药方剂配伍原则等进行智能测评。系统可自动生成错题分析报告,结合学员在机器人辅助诊断中的辨证思路(如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量化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技能实操能力评估:依托机器人的四诊模拟模块(面诊、舌诊图像识别系统、脉象传感器),考核学员标准化数据采集技能。例如,在脉诊实训中,学员需通过机器人的压力反馈装置完成浮、沉、迟、数等脉象的识别,系统实时记录操作规范性(如按压力度、取穴准确性)并生成评分。 临床思维与决策评估:利用AI中医机器人的病例模拟功能(如内置5000+真实病案的诊疗数据库),要求学员独立完成“接诊-辨证-处方”全流...
  • 07-24 2025
    后台管理员
    AI中医机器人技能培训项目合作模式探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快速渗透,社会技能培训机构与AI中医机器人研发方的合作成为推动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结合当前技术应用与产学研实践,合作模式可围绕技术赋能、资源整合与场景落地展开,以下为具体方向分析。   校企协同开发培训体系 技术资源导入:培训机构可联合AI中医机器人研发方(如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仲景机器人团队、安徽中医药大学张杰名老中医AI智能体项目组),将机器人的四诊数据采集模块、智能辅助诊疗算法等技术整合为实训教具,开发“理论+模拟操作”课程体系。例如,通过机器人的面诊、舌诊模拟系统,让学员掌握中医诊断数据的标准化采集方法。 教学内容共建:参考广西中医药大学“临床能力智能训练评估系统”的经验,合作开发内置中医经典知识图谱的AI教学平台,实现对学员辨证论治过程的实时评估与个性化提升方案生成。培训机构可结合社会学员需求,将企业开发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健康管理大数据分析工具纳入技能培训模块。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
  • 07-24 2025
    后台管理员
    一、中医经典文献全文检索的核心价值与应用场景 中医经典文献全文检索是中医药信息资源利用的关键环节,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古籍、期刊、临床数据等多源文献的高效获取与深度挖掘。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学术研究:支持研究者快速定位《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经典中的理论观点,如通过检索“阴阳五行”“辨证施治”等关键词,系统梳理中医理论体系的演变脉络。 临床辅助决策:临床医生可通过检索古代医案与现代临床研究文献,结合患者症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例如针对“消渴病”(糖尿病),检索历代方剂及现代药理研究,为用药选择提供依据。 教育与传承:中医药院校将全文检索工具融入教学,学生可通过主题词检索(如“经络”“穴位”)辅助课程学习,同时对比不同版本古籍的内容差异,培养文献考据能力。   二、中医经典文献全文检索的技术方法与平台建设 1. 主流检索技术与实现路径 关键词与主题词检索:基于规范化术语体系(如《中医药主题词表》),通过关键词匹配快速筛选文献。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