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AI技术应用的典型实践案例

发布于: 2025年7月25日
分类: 媒体新闻

 

近年来,陕西省在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领域积极探索,形成了涵盖诊疗辅助、设备研发、医院管理等多场景的应用案例,推动传统中医焕发科技活力。以下是结合本地企业、医疗机构实践的具体案例:

一、AI辅助诊疗与智能设备研发案例

1. DeepSeek大模型赋能中医辨证施治

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海量中医典籍、医案及现代医学文献,辅助中医师实现更精准的辨证施治。其核心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患者面部特征、语音数据、脉搏波形等多维度信息,经AI模型分析后提供标准化诊断参考,弥补传统“望闻问切”主观性较强的不足。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赛博中医”问诊模式受到关注,虽以娱乐属性为主,但反映了AI中医在大众中的接受度提升,同时相关技术已进入产业化探索阶段。

2. AI灸机器人实现传统灸法智能化

陕西橙色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团队创办)研发的AI灸机器人,将传统艾灸与现代技术结合。该设备通过水滤红外A波段与短波红外热像监测技术,量化并精准调控灸疗“灸感”,解决了传统艾灸依赖经验、易产生副作用的问题。其适用于社区医院、家庭等医师资源有限场景,使用者无需专业技能即可完成标准化艾灸理疗。

二、医疗机构AI系统落地应用案例

1.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AI医生”多科室部署

该院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部署,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在20多个专科上线,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无缝对接。应用场景包括:

  • 智能辅助决策:快速整合患者病史、检验数据及影像资料,提供精准诊疗建议;
  • 病历质量控制:AI自动审核病历规范性,提升医疗文书质量;
  • 智能患者服务:涵盖体检报告解读、医技报告解析等,优化就医体验。
    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反馈,AI系统通过多模态数据分析显著提升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2.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智慧病理管理平台

该院“AI赋能数智化全程追溯和精准质控智慧病理管理平台”荣获2024年度智慧医疗创新优秀案例。该平台通过AI技术实现病理样本全程追溯与质控,提升病理诊断的标准化水平,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数据支持,是中医医院“AI+管理”的典型实践。

三、技术研发与政策支持背景

这些案例的落地得益于陕西省对“AI+中医”领域的政策扶持与产业布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3-5年内推动AI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全链条,鼓励中医健康监测设备、AI大模型研发[[1]]。陕西本地企业与院校的协同创新(如橙色光医疗、陕西中医药大学)则为技术转化提供了核心动力,推动中医从“经验医学”向“数据驱动医学”转型。

通过上述案例可见,陕西中医AI技术应用已从理论探索迈向临床实践,在诊疗辅助、设备智能化、医院管理等领域形成特色路径,为传统中医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陕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