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职教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发布于: 2025年6月12日
分类: 媒体新闻

企业参与职教课程设计

企业参与职教课程设计的背景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行业发展,难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中,学生常对企业管理感到迷茫和被动,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如集团化、平台化和网络化,以及ISO体系的融入,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且这方面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职业教育若与企业结合则必须以就业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企业参与课程设计能使课程目标、内容更贴合企业岗位实际需求,为企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让学生熟悉企业工作的基本流程,明确各个企业岗位的职责,掌握企业工作的具体方法,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具备从事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学生认知水平及职业教育的特点不相吻合,无法真正满足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问题,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企业参与职教课程设计的方式

共同确定课程目标

通过行业、企业岗位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应该达到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商量课程教学内容,共同制定课程考试标准,使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要求对接,教学要求与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企业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构建项目化课程结构

改变传统教学理论,建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结构,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项目及多个对应的工作任务,每个项目都针对工作过程中的某一具体方面或环节,都有具体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培养目标。学生完成所有项目的学习,就具备了从事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

参与教学内容选取

将企业岗位实际操作和能力素质要求等融入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企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重新设计,将企业各岗位的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上,课程内容直接对应企业岗位需求,将企业岗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根据工作项目确定教学项目,依据各个教学项目中的职业能力的形成选择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组织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与工作一体化和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

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采用基于过程化、标准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及完成工作过程中的态度。改变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态度是首要关键”的评价原则。

企业参与职教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面临的问题

  • 深度合作仍显不足,现有研究多侧重于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缺乏系统性、操作性强的实践模式,特别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的定制化课程开发策略。
  • 在一些职业教育中,如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企业管理方面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学生对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不适应,导致实习效果不佳。

解决措施

  • 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需求、学生发展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共同探索适合不同行业特点的课程设计实践模式,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合作形式,使学生的考核标准更加细化。
  • 学校为学生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在教学中加入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企业运行的方式,对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有一定的认识,学会现场管理、安全知识与安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