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7 2025
    后台管理员
    智能育种技术在陕西的应用案例 1. 定边县全自动穴盘育苗技术 技术应用:榆林市定边县沃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入全自动穴盘育苗点种机,实现装盘、点种、覆盖蛭石、喷淋灌溉等工序的自动化,并通过数字化监控系统实时管理苗床环境。 成效:育苗成活率从传统方式的不足80%提升至95%以上,显著降低病虫害风险,且种苗品质稳定,满足规模化种植需求。 2. 甘泉县工厂化育苗基地 技术应用:延安市甘泉县道镇甄家湾村田园工厂化育苗基地采用“科技育苗”技术,结合物联网传感器监测温度、湿度等参数,优化种苗生长条件,并通过移动苗床轨道提升作业效率。 成效:年育苗量超千万株,覆盖本地及铜川等地大棚种植需求,菜农采购后平均增产15%,带动区域蔬菜产业升级。 3. 紫阳县智慧茶园育种管理 技术应用:紫阳县宏威富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慧茶园管理系统,采集茶园环境数据(温度、风速、土壤墒情等),结合大数据分析筛选适应当地气候的茶树品种。 成效:优化茶树抗逆性,提升茶叶品质,助力紫阳县26万亩茶园实现精准管护,推动“陕茶”品牌市场竞争力...
  • 04-07 2025
    后台管理员
    陕西种质库在保税研发合作中展现出独特的制度创新与资源优势,结合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形成以下核心优势: 一、政策创新与税收红利 1. 保税研发政策突破。依托杨凌综合保税区,陕西种质库进口的种质资源可享受“免证免税”政策,简化跨境种质材料通关流程,降低研发成本。例如,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通过保税政策引进全球种质资源,研发周期缩短30%。 2. 税收优惠叠加支持。参与保税研发的企业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如九圣禾种业公司每年将10%营收投入研发,叠加税收优惠后实际研发成本降低15%。 二、国际合作平台优势 1.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赋能。杨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为种质库提供跨境合作通道,已与中亚国家建立种质资源互换机制,累计引进抗旱小麦、耐寒玉米等特色种质资源2000余份。 2. 国际科研网络协同。与全球农业巨头(如先正达)共建实验室,开展联合育种攻关。例如,杨凌中心开发的玉米品种“垦丰670”已推广至东南亚,亩产提升18%。 三、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 1. 国家种质资源库支撑。陕...
  • 04-07 2025
    后台管理员
    上合组织与陕西种质库技术攻关典型案例 1. 陕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与运营 核心功能:依托国家(杨凌)农作物种质资源中转隔离基地,建成覆盖西北旱区的种质资源库,保存小麦、玉米、油菜等10万余份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基础支撑。 国际合作: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种质资源跨境中转与共享,支持中亚国家获取抗旱、抗病虫害的优质种质资源,提升区域农业抗风险能力。 2. 常规种子保税研发与检测合作 模式创新:在杨凌综合保税区设立种子保税研发中心,面向上合国家开展常规种子保税研发、检测及加工业务,降低技术合作成本。 技术输出:为中亚国家提供小麦、棉花等作物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提升种子质量认证标准,助力其建立本土化种子检测体系。 3. 联合实验室与科研攻关 中国—中亚旱区农业联合实验室:聚焦旱区作物育种技术研发,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国家合作开展抗旱小麦品种选育,已培育出“杨凌旱麦8号”等适应性品种。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联合攻关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玉米、番茄等作物中的应用,提升产量与抗逆性,相关成...
  • 04-03 2025
    后台管理员
    辅警转编立功认定标准主要围绕立功等级、贡献类型及地方政策差异展开,具体如下: 一、立功等级与转编政策 1. 个人一等功直接转编:北京市、内蒙古等地政策明确,辅警获得个人一等功且符合公务员录用条件(如学历、政审等),可免试转为正式编制警察。案例:北京某辅警因参与反恐任务获一等功,经人社局批准直接入编。适用情形:阻止重大暴力犯罪、参与反恐防暴任务并取得显著成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 2. 个人二等功优先转编或转文职:北京市政策允许获得二等功的辅警优先转为文职岗位(需符合录用条件)。浙江、湖南等地对二等功获得者在转编考试中给予笔试加分或优先录用。 3. 其他立功情形:检举/揭发其他犯罪分子并查证属实、协助抓捕重要逃犯、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等,可认定为立功,部分地区可累计立功次数作为转编加分项。 二、立功认定的具体情形 1. 执法类贡献,阻止犯罪分子使用危险物品(如枪支、爆炸物)、协助破获重大案件、在群体性事件中有效控制局势等。 2. 救援与安全保障,火场救援、交通事故应急处置中挽救群众生命、大型活动安保中排除安全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