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岗出入管控流程优化需结合技术升级

发布于: 2025年3月25日
分类: 媒体新闻

门岗出入管控流程优化需结合技术升级、流程重构及人员管理三方面,以下是具体优化方案:

一、智能化设备升级

1. 人员识别系统,部署人脸识别闸机、身份证读卡器等设备,实现内部人员快速无感通行。访客通过线上预约生成二维码,扫码核验后自动放行,减少人工登记时间。

2. 车辆管理技术,引入车牌识别系统+自动抬杆装置,常驻车辆绑定电子通行证,外来车辆扫码预约登记并关联被访人信息,缩短排队时间。

3. 异常预警功能,通过AI摄像头实时监测可疑人员徘徊、物品遗留等异常行为,触发系统报警并推送至保安终端。

二、流程精细化设计

1. 分流通道设置,人员与车辆分流:设立独立人行通道与车行通道,避免交叉拥堵。访客分级管理:普通访客走常规通道,VIP/供应商等高频访客开通快速通道。

2. 登记流程简化,开发访客自助登记终端,支持身份证扫描、人脸录入、被访人自动呼叫,减少人工干预。物资进出采用电子放行单,关联审批流程,扫码核验后放行。

3. 应急快速响应,制定突发事件处置手册,明确火灾、冲突等场景下的疏散路线、报警流程及岗位协作机制。

三、岗位职责与人员管理

1. 岗位分工明确,查验岗:负责身份核验、设备操作;巡逻岗:监控周边异常,协助处理突发情况;指挥岗:高峰时段引导分流,协调多岗位联动。

2. 培训与考核机制,每月开展设备操作、应急演练、服务礼仪培训,重点强化《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禁止越权行为的法律意识;实行KPI考核,将通行效率、投诉率、隐患发现率与绩效奖金挂钩。

四、数据驱动与动态优化

1. 流量监测与分析,通过系统统计各时段人车流量峰值,动态调整保安排班(如早高峰增配2人)。

2. 问题反馈闭环,建立线上投诉平台,收集用户对通行效率、服务态度的评价,每周汇总改进; - 每季度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审计,更新漏洞。

五、服务体验提升

1. 等候区人性化设计,设置雨棚、座椅、电子屏(显示排队进度),提供饮水机和Wi-Fi。

2. 特殊群体关怀,为老人、孕妇开设绿色通道,配备便携式登记终端提供上门核验服务。

实施建议:参考工厂“智能闸机+电子放行单”模式,初期可选择单个出入口试点,成熟后全面推广;结合商场“访客分级管理”经验,针对不同用户类型设计差异化流程。 通过上述措施,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将通行效率提升40%以上,同时降低75%的人工操作失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