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医疗领域联合研发的典型案例

发布于: 2025年3月24日
分类: 媒体新闻

近年来数字医疗领域联合研发的典型案例,涵盖校企合作、院企协同及政策驱动等模式:

一、校企合作:技术研发与基础科研

1. 复旦大学 × 武田制药。合作内容:双方签署备忘录,聚焦数字医疗早期基础研究,围绕筛查、诊断到伴随治疗等环节,开发创新模型与算法,加速成果商业化。成果:利用武田的临床试验数据与复旦的智能医学研究平台,推动虚拟临床试验设计,提升患者多样性覆盖。

2. 南京大学 × 皕启科技。合作内容: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与皕启科技联合开发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数字疗法,结合AI技术与临床需求设计干预方案。成果: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治疗模型,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

二、院企协同:临床场景与技术创新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西门子医疗。合作内容:共建介入指挥中心,依托西门子医疗多学科音视频会诊系统,实现跨院区远程手术指导、设备协同操作及多学科联合诊疗。成果:提升手术精准度与资源利用效率,14间手术室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专家可远程实时参与复杂病例讨论。

2. 自贡市第四医院 × 四川黑焰科技。合作内容:联合打造个性化数字医学中心,应用3D打印技术开发定制化医疗植入物及手术导板。成果:推动骨科、口腔科等领域精准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风险。

三、政策驱动下的产学研融通

1. 华美浩联 × 产学研创新平台。合作内容:参与中国科协等主办的产学研融通活动,推出AI中医产品“本草中医宝”,整合中医典籍与AI算法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成果:入选2024年AI大模型优秀案例,实现舌象、脉象的智能诊断与方剂推荐。

2. 北京市朝阳区数字医疗验证计划。合作模式:政府引导医院、高校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资助方向涵盖AI辅助诊断、中医药数字化等11个领域,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万元。案例:某智能医疗器械团队通过校企联合研发,开发出基于大数据的慢病管理系统。

四、生态共建与国际化拓展

1. 联影医疗 × 医疗机构。合作内容:联影智元联合多家医院打造医疗数智化方案,集成110余款智能应用,实现影像诊断从“分钟级”到“秒级”突破。 成果:赋能多院区协同诊疗,推动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总结与趋势:技术融合:AI、物联网、3D打印与医疗场景深度结合,如西门子的远程手术协同、黑焰科技的3D打印植入物。政策红利:地方政府通过资金补贴、项目认证推动联合研发,如上海生物医药数字化转型政策、北京朝阳区验证计划。生态协同:从单一技术合作转向产业联盟共建,如复旦与武田的循证医学生态系统。(更多案例细节可查阅相关企业官网或报道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