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蓝盾职业培训中心的防暴器械操作训练以实战需求为核心
陕西蓝盾职业培训中心的防暴器械操作训练以实战需求为核心,结合标准化流程与安全管理机制,其要点可归纳如下:
一、基础器械操作规范
1. 防暴盾牌与警棍协同使用,推进角度:盾牌需保持与地面约45°夹角,防守时以肩部抵住盾背,推进过程中保持阵型紧凑,避免暴露身体间隙。警棍锁定:配合盾牌推进时,警棍应瞄准目标腰部或下肢,利用钢叉锁定对方关节,形成“盾牌防御+钢叉控制”的战术组合。
2. 防暴弹投掷技巧,投掷姿势:立姿投掷时,右手握弹引至右肩前,左腿微屈支撑,利用腰部旋转与手臂挥动发力,投掷后快速隐蔽。环境适配:根据风向调整投掷方向(优先顺风投掷),避免烟雾回吹;夜间投掷需预判目标位置,借助声光辅助定位。
二、分阶段训练流程
1. 理论教学与分解动作,初期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掌握器械构造、性能及安全操作原理(如催泪弹作用范围、橡胶散弹致伤机制)。分解练习盾牌格挡、钢叉锁控等动作,通过慢动作模拟形成肌肉记忆。
2. 场景化实战演练,模拟突发事件:设置群体冲突、暴力闯入等场景,训练学员快速组成防御队形,利用盾牌推进分割人群,钢叉手协同制服“歹徒”。特殊地形适应:在矮墙、门窗等复杂环境中演练器械使用,如利用墙角隐蔽投掷防暴弹,或俯角投掷时提前计算弹道轨迹。
三、安全与风险管理
1. 训练前防护措施,佩戴护腕、护膝等装备,重点保护腕关节(警棍操作易扭伤)和膝关节(盾牌推进需频繁移动)。检查器械完整性,如防暴枪保险装置是否关闭、催泪弹有效期是否合规。
2. 对抗训练安全规则 - 严禁逆风投掷化学类防暴弹,非操作人员需退至安全区域;实弹训练后需清点弹药,销毁未引爆弹体。警棍需全程佩戴保险套,防止脱手伤人;对抗中严禁攻击头部、颈部等要害部位。
四、考核评估标准
1. 技能操作评分,动作规范性:盾牌推进角度偏差超过10°扣2分,钢叉锁定位置错误扣3分。时效性:接到指令后10分钟内完成装备携带与出动,超时每分钟扣2分;突发事件处置需在15分钟内完成。
2. 综合能力测试,高压环境适应:在烟雾、噪音干扰下完成器械操作,出现决策失误扣5分。团队协作:阵型松散(如盾牌间隙过大)扣3分/次,未按预案分工扣10分。
五、科技装备融合训练
智能监控与无人机协同:训练学员操作监控系统实时回传画面,结合无人机巡查识别隐患点,辅助防暴队形动态调整。
虚拟仿真系统:通过VR模拟高危场景(如爆炸物处置),提升风险预判与器械操作精准度。
总结:蓝盾的防暴器械训练以“法规为纲、安全为本、实战为核”,通过分阶强化、场景还原及科技赋能,系统提升学员的应急处突能力。具体训练手册与考核细则可参考其官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