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还有哪些订单式培养企业

发布于: 2025年4月7日
分类: 行业动态

先进制造领域订单式培养企业合作案例广泛分布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以下是部分代表性案例及合作模式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与电池制造

1. 国轩电池合肥南亚理工技工学校与国轩电池合作开设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订单班,学生参与电池组装配、电控系统调试等实训,实习期间直接进入企业生产线,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8%。

2. 江淮汽车与合肥南亚理工技工学校联合培养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学生工学交替期间参与整车仪表台安装、电控系统检测等项目,优秀学员可优先进入企业技术岗]。

二、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

1. 永钢集团江苏联院张家港分院与永钢集团共建企业学院,学生需在冶金生产线完成4周轮岗实训,学习工业机器人运维与智能控制技术,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设备运维岗。

2. 新华医疗与莱茵科斯特合作开展智能制造技能提升培训,员工学习《电气基础培训》《机器人应用技术》等课程,获得工业机器人操作员高级工认证,助力企业生产线自动化升级]。

三、高端装备与工业互联网

1. 西门子参与淄博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主导数智赋能和工业互联网研发板块,合作开发PLC编程、工业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培养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人才。

2. 莱茵科斯特作为智能制造服务商,联合多家企业开展工业机器人运维、AI数据标注等订单式培养,学员通过“理论+车间实操”模式快速适应企业技术需求。

四、新能源与电子制造

1. 宝胜科创,参与宝应县职教集团订单班合作,围绕线缆制造技术定制课程,企业工程师主导60%的实践教学,学员毕业即进入技术岗。

2. 中钠新能源、本拓新能源。与宝应县职教集团共建新能源技术订单班,课程涵盖锂电池生产工艺、新能源设备运维,政府提供最高10万元培训补贴。

五、区域特色产业合作

1. 淄博高新区企业群,莱茵科斯特联合当地装备制造企业(如金城柯瑞)开展“双元制”培养,学员在智能协作机器人研发、工业互联网应用等领域参与真实项目,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2. 荣成市装备制造企业,地方政府推动职业院校与本地先进制造企业合作,定制化培养数控机床操作、精密加工等高技能人才,实现“培训即就业”。

总结与趋势

行业聚焦:合作案例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占35%)、智能制造(30%)、工业互联网(20%)等国家战略产业。

模式创新: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如西门子、永钢集团),并引入德国双元制、工学交替等培养机制,提升人才适配性。

政策支持:多地政府提供税收减免、实训补贴(如宝应县最高10万元补贴),加速校企合作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