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蓝盾职业培训中心如何保障实训场景的真实性
陕西蓝盾职业培训中心通过“虚实结合、校企联动、场景覆盖”的综合策略保障实训场景的真实性,结合其公安监管背景和实际办学经验,具体措施如下:
一、构建“虚拟仿真+真实设备”的实训体系
1. 引入VR/AR技术模拟实战场景,参考工业安全靶场设计,开发 VR火灾救援演练、AR反恐防暴模拟 等课程,学员可通过虚拟设备体验高层建筑灭火指挥、人员疏散等高危场景,提升临场反应能力。例如,模拟地铁安检突发爆炸物处置流程,强化应急操作规范。
2. 配备智能安防硬件实操设备利用与华为、海康威视等企业的合作资源,搭建智能监控系统实验室,学员可调试人脸识别摄像头、物联网传感器等真实设备,掌握行业主流技术应用。
二、深化校企合作,接入真实岗位需求
1. 企业定制化实训项目 与蓝盾安保(对外投资企业)、地铁集团等合作,将地铁安检流程、银行护卫操作规范等真实岗位任务融入课程。例如,学员在带薪实习阶段直接参与西安地铁安检工作,接触真实违禁品排查场景。
2. 红蓝对抗与技能竞赛机制 参考长扬科技攻防演练模式,组织学员分组进行 “反恐防暴对抗赛”,模拟商场劫持事件处置,攻防双方通过战术配合、装备使用等环节提升实战能力。
三、覆盖多领域场景,强化标准化考核
1. 分层设计实训场景。基础场景:如社区巡逻、消防设施操作,通过警棍盾牌训练、灭火器使用等标准化流程强化基本功。高阶场景:如智慧安防系统集成、无人机反制技术操作,结合企业真实案例(如智慧社区改造)设计任务。
2. “理论+实操+项目”三维考核参考工业安全靶场考核机制,采用理论笔试(占比30%)+VR模拟操作(占比40%)+企业实习评价(占比30%) 的综合评分体系,确保学员技能符合实际岗位要求。
四、动态更新机制保障技术同步
1. 定期升级实训设备:与科技企业建立设备捐赠协议,每2年更新一次智能安防硬件(如最新型号无人机、AI监控终端),避免技术脱节。
2. 场景库迭代机制:根据公安部门发布的 《典型安防事件处置指南》 和企业反馈,每年新增3-5类实训场景(如网络攻防、生化危机处置),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通过以上策略,陕西蓝盾能够将虚拟仿真技术、真实岗位任务、标准化考核有机结合,既保障了高危场景训练的安全性,又通过企业协同确保了技能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