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类痛定思痛。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以下简称《宪章》),并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生效。《宪章》共19章、111条,以“我联合国人民”的名义,提出“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确立“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等宗旨,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的基石,确立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机制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国际关系总体向着制度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尤其是以《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法的发展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宪章》明确了联合国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协调国家间关系和正确界定国家利益提供了制度和规范;开启了国际法发展新篇章,确认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义务、责任,创设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构建了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国际人道法、人权法等重要部门法,确定了多边治理程序和规则;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及促进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80年来,联合国依据《宪章》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尤其是通过安理会、大会、国际法院等安全和法律架构,授权部署维和行动、确立反恐怖主义共同责任、推动消除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管制常规武器,为促进和平与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后确立多项发展十年目标、千年发展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成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致力于促进发展事业的国际机构,为国际发展和实施人道主义援助作出重要贡献;通过制定一系列国际人权保护公约,创设人权理事会、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等机构,积极改善世界各国的人权状况。
当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但随着国际地缘政治冲突日渐加剧,《宪章》的原则未能得到普遍和有效的遵循和执行。特别是个别大国非但没有做《宪章》的捍卫者,反而成为破坏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宪章》签署80周年纪念会议上,严肃批评了某些国家对《宪章》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做法,特别强调,《宪章》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点菜菜单,而是国际关系的基石。
当今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自行其是。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强权霸凌绝非和平之道,赢者通吃更非发展之途。强权若不受遏制,规则一旦被打破,就可能引发“破窗效应”,动摇国际秩序根基。
当前,伴随着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冷战思维、霸权主义逆流涌动,多重风险挑战相互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凸显,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够仅凭一己之力维护世界和平或应对全球性挑战。在此背景下,维护宪章基本原则,弘扬其精神和价值,既是对历史初心的坚守,更是应对现实挑战的迫切要求。
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
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中国带头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迄已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及修正案,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不断为联合国事业添砖加瓦。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应对世界变局、破解紧迫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特别是今年9月初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指引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路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宪章》依然是维护国际关系稳定和推动人类进步的指南。我们坚信,只要各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联合国必将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继续引领世界走向更加和平、繁荣、包容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