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政策支持体系与重点方向解析
一、重点群体就业前技能培训政策
针对不同就业群体,政策通过免费培训、补贴减免、专项计划等方式降低参与门槛,覆盖从贫困劳动者到高校毕业生的多元需求。
核心群体支持政策
群体类型 | 政策内容 | 补贴标准 |
---|---|---|
贫困劳动者、两后生等六类重点群体 | 可免费参加就业前技能培训,培训费用按《职业培训目录》标准由政府全额免除,并享受评价补贴。 | 政府承担全部基本培训费用 |
退役士兵 | 免费培训基础上,额外按人均2400元标准从就业补助资金中给予支持。 | 人均2400元专项补贴 |
高校毕业生 | 毕业当年及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参加3-6个月“强技计划”专项培训,个人承担不超过20%培训费。 | 政府补贴培训费的80%(个人承担≤20%) |
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 | 接受技工教育的家庭子女按每生每年3000元补助,技工院校按每生每年5000元获培养经费补助。 | 家庭补助3000元/年,院校培养经费5000元/年 |
二、企业主导的岗位技能培训政策
政策鼓励企业作为培训主体,通过岗前培训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激励企业参与员工能力建设,覆盖新录用人员与在岗职工。
企业培训支持措施
-
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
- 企业范围:省内独立法人企业、二级法人单位及省外注册公司在皖子公司。
- 培训要求:正式职工(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录用后12个月内培训)、劳务派遣人员(派遣期内培训),培训时长≥60课时。
- 补贴标准:按人均不低于8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各市具体确定)。
-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 补贴对象:与企业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员工及符合条件的劳务派遣人员。
- 补贴等级:中级工1500元、高级工2000元、技师3500元、高级技师5000元(给予企业补贴)。
-
职工个人自费培训补贴
- 职工自费参加社会化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并取得证书的,按培训费90%补助(技师上限3500元,高级技师上限5000元)。
三、特殊群体与应急性培训政策
针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受疫情影响企业等特殊场景,政策通过以工代训等模式提供定向支持,兼具就业帮扶与稳岗功能。
以工代训政策要点
-
社会困难人员以工代训
- 企业、合作社等吸纳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按每人每月200元给予生产经营主体补贴。
-
援企稳岗以工代训
- 适用对象:
- 中小微企业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等四类人员;
- 外贸、住宿餐饮等五大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
- 连续停工停产15天以上但仍发放工资的中小微企业。
- 适用对象:
四、政策实施保障与方向
政策通过明确资金来源(就业补助资金、专项经费)、细化培训目录与课时标准,确保支持措施可落地。未来将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与重点群体精准覆盖,推动培训与就业市场需求深度对接。
政策核心目标
- 扩大覆盖范围:从传统蓝领群体向高校毕业生、新业态从业者延伸;
- 提升培训质量:通过补贴标准差异化(如高技能人才补贴更高)引导培训机构优化课程;
- 强化企业参与:通过岗前培训、技能提升补贴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推动“培训-就业-发展”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