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智能化诊疗系统案例分析

发布于: 2025年7月24日
分类: 校园快讯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医智能化诊疗系统正逐步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系统结合了传统中医的理论与现代AI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诊疗服务。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1. 问止中医的“中医大脑”

问止中医科技开发的“中医大脑”是目前中医智能化领域的标杆之一。该系统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精准分析患者症状,为中医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诊疗建议。其覆盖范围超过3000种病症,积累了亿级参数及百万级真实病例数据。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AI与医生协同的模式,问止中医正在加速推动中医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2. 漳州市中医院的深度求索(DeepSeek)系统

漳州市中医院联合漳州电信,将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深度求索”(DeepSeek)嵌入医院核心信息系统,于2025年3月正式上线。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疑难病症辅助分析:基于海量医学文献与临床案例库,医生可通过自然语言快速检索,为罕见病、复杂病症提供诊断建议与治疗方案参考。
  • 个性化治疗方案生成:AI智能解读检验检查报告,自动生成病历摘要,结合患者个体特征与中医药辨证施治理念,生成中西医结合的优化治疗路径。

3. 重医附二院的“宽仁慢病通”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推出的“宽仁慢病通”是一款深度融合方言诊疗能力的AI医疗应用。其主要设计目标之一是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就医时走出“沟通困境”。通过收集数千条川渝方言问诊用语,构建方言医学语料库,并联合专业医生标注标准医学术语,让“AI医生”学会重庆话的医学表达。这种方言诊疗能力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还确保了建议的科学性。


4. 南川区的AI舌面脉采集仪

南川区大观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引入了一套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名为“AI舌面脉采集仪”。该系统通过采集患者的面象、舌象以及脉象数据,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快速给出诊断结果并开出中药处方。例如,一位患者因咳嗽就诊时,系统在5秒内完成了诊断并推荐了“风热犯肺证”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


5. 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临床能力智能训练评估系统”

广西中医药大学开发的“临床能力智能训练评估系统”是一个结合中医经典知识图谱与AI技术的教学平台。该系统能够实时评估学员的辨证论治过程,并生成个性化提升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学员可以更高效地掌握中医诊疗技能,同时为中医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总结

上述案例展示了中医智能化诊疗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化与高效性。无论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诊断精度,还是通过方言诊疗解决沟通障碍,这些系统都在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中医智能化诊疗系统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