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机器人政策支持

发布于: 2025年7月16日
分类: 最新活动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明确关键领域定位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将医用机器人等视为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虽然《公告》未直接提及“中医机器人”,但其涵盖的医用机器人范畴为中医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政策基础,中医机器人作为医用机器人的细分方向,有望受益于这一政策定位。

优化审批与监管机制

《公告》提出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原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等措施,为包括中医机器人在内的高端医疗器械创新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支持。这些措施有助于加速中医机器人从科研成果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过程,降低创新产品的上市门槛。

前沿技术协同推动

政策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核心技术领域创新提出具体要求,强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中医机器人融合了中医理论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符合政策鼓励的技术创新方向,未来有望在政策引导下获得更多资源倾斜。

 

地方层面政策响应

重点方向布局

地方政府积极出台配套政策,例如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聚焦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方向开发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这一地方政策为中医机器人在区域内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直接支持。

优先审评审批导向

202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对医用机器人、脑机接口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予以优先审评审批。中医机器人若符合高端医疗装备的定位,可享受审批流程上的便利,加速临床应用进程。

 

行业发展政策红利

激发企业研发积极性

政策明确将医用机器人等领域作为重点支持方向,可有效激发企业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积极性,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1。这将推动中医机器人相关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性能和临床适应性。

推动技术临床转化

在政策护航下,我国高端医疗器械技术突破和产品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医用机器人、AI医疗器械等已部分完成商业化验证。中医机器人作为交叉融合领域的创新产品,有望借助政策红利加快临床转化步伐,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