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行业监管政策变化
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新办法
全国平台功能定位明确
教育部出台《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明确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是全国统一的校外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并推进大规模应用。该平台通过一网(官方网站)三端(家长端App、机构端App和管理端App)为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了监管与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了监管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端功能丰富助力监管与服务
家长端:主要提供查询、检索、评价等功能,还可以在线选课、支付、退费、评价、投诉等,保障了家长和学生在培训过程中的各项权益,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培训选择和监督中。
机构端:提供课程上架、统计查看、机构内部管理评价等功能,支持机构智能管理,有助于规范培训机构的运营,提高培训质量。
管理端:提供预收费监管、风险预警、执法监督等功能,助力数智化监管,从资金、风险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保障培训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免费使用且保障多方权益
家长学生使用全国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培训机构入驻全国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主管部门通过全国平台强化监管服务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全国平台从合同、课程、资金等多个角度保障家长学生权益,如提供格式合同在线签订服务、展示合规机构的培训课程、上线“先学后付”功能等,还为培训机构提供多方面服务,支持其发挥对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作用。
职业技能培训监管机制完善
规范培训和评价流程
以新疆伊犁州为例,针对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流程不规范,基层标准不一、要求不一等现状,编制四图两清单,包括职业培训工作流程图、技能评价工作流程图、培训监管流程图和资金审批流程图,职业培训档案清单、申请补贴资料清单,为培训组织实施和精准管理提供指引,使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实施全过程监管
出台《伊犁州直职业培训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开班申请、培训组织、考核评价、资金审批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构建全过程全链条培训监管体系,持续巩固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专项整治工作成效,促进职业技能培训质效进一步提升。